登錄站點

請由此登入

查看日誌|返回日誌列表

一般人不做健康檢查的心態是什麼呢?正確的健康檢查觀念又是如何呢?

標籤健康  2009-07-27 16:32
調查顯示,大部份的人不做健康檢查的原因為有一種鴕鳥心態,反正現在沒事就好了,如果去檢查說不定更嚴重。
台語所謂的「嘸知當無事,哪知卡慘死」,不知為不知,比較快樂。
但任何病症如果發現慢、治療晚,有可能癌症變絕症。
以癌症為例,如果早期治療,癌症初期治癒率平均超過75%以上。
 
有部份的人會認為健康檢查有什麼用,檢查結果對我又沒什麼幫助;這部份的問題在於我們所做的檢查項目完整嗎?
或是當我們看完檢查報告結果後,有做什麼實際的行動或改變嗎?
 
有些人捨不得花錢,或只要便宜就好,也不管檢查的項目或內容。
在這要與讀者分享一個觀念「高價不一定對,健康檢查絕不等於醫療診查」。
坊間有很多「診所級」之健康檢查醫療單位,當為了彰顯其儀器之「自動化」,常以「當天拿報告」做為推廣健檢之廣告。
據了解,這是基於早期醫療資源缺乏,醫事專科分工不像今天如此嚴密,才會以「當天拿報告」來滿足受檢者所需。
 
經過近20年的發展,台灣醫療資源已非當年所能比疑,醫事單位對各科之分工已非常詳細,檢驗儀器更是日新又新;因此,我們所要追求的「健康檢查」就不是只要「快」就好,而是要「精確」;也正因為一份報告之判讀(檢查結果診斷),為求精確自應於發出前會各科別之專科醫師,所以自然不用再以「當天發出」為檢查的首要。
健康檢查的「精確」才是最重要的。
 
舉例來說,在國內有一企業名為「美好一生」,對於會員卡友一專屬健檢執行團隊,以策略聯盟方式結合「醫學中心級」或「六星級健診中心」之醫療院所提供會員相關服務。
其檢查報告以「高科技影像」直接顯示在報告書中。
在會員檢查後,如果「症狀」或「異常」時,可持健保卡繼續進行「醫療性檢查」治療,可讓每個人享有應有之醫療資源,並達到健康控管的目的。
 
因為「健康檢查」是風險控管之一環,就醫學角度其檢查之項目應以不具侵入性、危險性、不會痛苦為原則。
否則可能引發不必要之風險。
 
(1)成年人的健康檢查
在醫藥發達前的年代,人類的死亡大部份是因感染而死亡,而且常多發生於嬰兒或兒童時期,很多在成年前就往生了;因此,從前人類平均壽命約為四十歲以下。
在台灣,我們很幸運能夠在已發展國家的行列中,因此,我國的十大死亡原因依序為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意外事故、心臟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炎、腎病變、肺炎、高血壓性疾病、肺氣腫及氣喘等。
以往由感染領先的死亡結果已被癌症、慢性疾病及意外事故等等所取代。
上述這些都是成年以後才發生的疾病,且其中很多疾病可以在未發病前發現,而加以預防處理。
如:惡性腫瘤、糖尿病、高血壓、肝炎、腎臟疾病等的早期發現和治療,不但能防止疾病的發生,縱使遇到了,也可以延緩其惡化,且在有生之年能夠過美好的生活,並也可延緩生命的終止。
 
正因如果,我們更需要在發生這些疾病以前,就採取防患於未然的措施,大致來說,年紀約在三十歲上下。
也就是三十歲開始,我們就應開始每年定期做健康檢查,確認這些成年人的疾病是否在你不知不覺時,已侵犯你的身體內。
成人的健康檢查,不僅能保證成人的健康生活,預防職業病的可能發生,並可預防各種慢性病和癌症,還可以增進家庭幸福與安樂。
 
(2)婚前健康檢查
熱戀中的情人進而準備結婚時,縱使二人的個性和思想不一定完全相同,應該是可以互相容忍、瞭解、及互補的美好結局開始。
但是,就算思想可以一致,並不一定是完美結婚的一切,因為結婚不僅是解決兩人之間的生理問題,進而衍生感情、精神生活上、家庭生活上、及生育後代種種問題。
 
舉例來說,如果一方有傳染性疾病就會有可能感染給對方或其他家庭成員,除非兩人決定絕不生小孩,否則要生下一代時,就有可能會碰到生育出一個有精神病傾向、有先天性缺陷疾病小孩的風險。
因此,婚前健康檢查的目的在於協助每一個人在進入結婚、家庭生活、慢孕之前發現問題,讓我們瞭解自己與未來另一半的個性、健康情形等,避免在不知情的狀態下結婚、懷孕生子,進而保障婚後的家庭幸福、或避免生出有先天缺陷小孩的可能性。
因此,婚前檢查除身理上體檢外,如果能再加上相關心理諮詢協助會是更好。
 
(3)產前健康檢查
懷孕與生產,對女性來說,是件神聖且受尊敬的天賦特權,非常辛苦且有一定風險。
產前檢查是自胎兒還在胚胎時開始直到分娩期間的完整檢查。
懷孕到生產過程中的母子健康,是嬰幼兒能否健康的關鍵,且是母親爾後健康與否的決定關鍵。
因此產前檢查的目的,不只要減少母親在懷孕期的生理和心理不適應,並要預防母子因懷孕而發生的各種合併症和生理狀況異常情形,增進孕婦及胎兒彼此的健康,因此完善產前健檢是相當必要的。
 
參考國內外之相關資料,接受產前檢查的孕婦確實可以降低孕、產婦與嬰兒的死亡率,因此,依國內健保制度,有提供懷孕期間共十次之「孕婦產前檢查」。
檢查項目是依據懷孕各階段可能併發的合併症做規劃,希望媽媽們能百分之百善加利用,來確保母子間的平安和健康。
 
(4)嬰幼兒健康檢查
嬰兒從第一次呼吸到人間空氣那一分鐘起,就開始受到有關健康的注意。
當嬰兒經過出生處理後,小兒科醫師就會著手做初步的身體檢查,之後,就可以按規定時間內接受健康檢查一直到六歲。
這些相關步驟與時間,在出生時由醫院或診所所給的兒童健康手冊上會有詳細的安排與記載。
而且,還要按時接受疫苗的接種,避免感染過往造成大部分兒童死亡的傳染病。
當然,這期間嬰兒還會接受有關遺傳疾病的篩檢檢查,並且在長大過程中也會繼續檢查,觀察成長過程中是否正常,這包括了:身長、體重、智能、體力等事項。
如有任何疾病發生或感染,也可以受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相關服務。
 
因此,家長照顧嬰、幼兒時,切記不可忘記健保手冊上所規定的健康檢查的時間,而且在做檢查或接受預防接種時,就應將健保手冊裡面有關於家長欄部份填寫完成,如果有問題時應記錄在健保手冊上需檢查的部份,醫師會按照健保手冊上規定的各年齡層項目逐項檢查。
如果發現有問題時,醫師會告訴家長並請家長留意,什麼時候需要再追蹤或只需轉科治療就可以。
 
(5)遺傳疾病之檢查
大部份疾病的發生,都有相對遺傳因素在其中,只因這些因素的重要性有所輕重不同而已。
因此,如果一個疾病,當中遺傳因素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就是俗稱的「遺傳性疾病」。
 
大部份人都了解,生物的外貌,譬如人類的身高、髮色、膚色、眼睛的顏色等等,都是由生物體內的基因組成所決定。
其實,不單只是生物的外貌是由生物的基因組成決定的,就連人類的智力或是天生的才能等,這種比較抽象的生物表徵,也同樣會受到遺傳的影響。
研究更發現,一些疾病的發生或者是罹患某些疾病的難易程度,也同樣是由遺傳來決定的。
一般遺傳到白頭髮或者耳朵大小、鼻子高低等,因為基因而有不同遺傳表徵的個人,在日常生活上,也許不見得會對人的健康或正常的活動,會有多大的影響;但對遺傳到色盲的人而講,這種遺傳性的異常,確實會對個人造成一些不方便,或是生活上的危險。
最擔心的是,有一些遺傳的異常會造成個體表徵多方面的影響,譬如說,可能會造成明顯的才智不足、精神疾病或者是個體的壽命長短等,所以為了確保人類下一代的遺傳的健康,國人人口素質的提升,準備生下一代的人,最好能藉遺傳諮商和產前檢查,來避免一些遺傳性的缺失繼續傳遞。
另外,經過新生兒罕見疾病的篩檢,早期發現疾病,能做出適當的預防和治療,或者補救措施。
 
(6)專一器官、疾病和職業病的檢查
是指針對特別某一種疾病或器官系統或特殊職業容易發生的疾病做特別詳細的檢查,例如,對於肝疾病、心臟疾病、腎臟疾病、糖尿病、聽力障礙、視力障礙、不孕症等等疾病或礦工的塵肺症、吵雜聲音工作環境的聽力檢查等狀況,做進一步的詳細檢查。
 
分享 1745 次閱讀 | 0 個評論
全部(1)

留下腳印

評論